“江漢朝宗”出自《尚書·禹貢》:“江漢朝宗於海”,意即江漢匯流,朝宗歸海,猶如各路諸侯去朝見天子一樣。相傳上古時期大禹治水曾到武漢,引漢水(即漢江)入長江。在漢陽龜山腳下,迄今尚遺存一座並不顯眼卻有著豐富自然和人文內涵的江漢朝宗亭。而漢陽龜山東麓臨江石磯,據傳是大禹疏導漢水入江之處,故名為禹功磯。武漢也因此一直是人們祭祀大禹的重要之地。明嘉靖年間,朱衣編纂的《漢陽府志》特將“江漢朝宗”列為漢陽十景之一。公元1863年,清同治皇帝在漢建起了朝宗亭,亭中便繪有江漢朝宗圖。清代武漢地區沿江、沿河之稅賦關隘亦以“江漢朝宗”四字排列。
  武漢市旅游局專家介紹,“江漢朝宗”景區不僅是幾處古跡,也是概括武漢兩江四岸旅游特色的主題詞。它代表著武漢的水文化特色,彰顯武漢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。
  記者匡志達 通訊員伍菊平 實習生胡迪  (原標題:新景區為何定名“江漢朝宗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zgjfibhr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